千米深海下,两处明代古船沉睡千年,十万余件文物揭开了明代海上贸易的神秘面纱。近日,国家文物局、科学技术部、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深海考古重大进展,我国南海水下千米级深度发现两处大型古代沉船。
这一世界级考古发现引起了公众极大关注。两处大型古代沉船是如何发现的?考古发现中运用了哪些硬核科技?如何对水下遗产进行保护与利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发现沉船
2018年1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共同设立了“深海考古联合实验室”,当年4月在西沙北礁海域首次实施了深海考古调查。
2022年10月,在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发现两处古代沉船。这两处沉船保存相对完好,文物数量巨大。
沉船是如何发现的?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科学部副主任陈传绪介绍,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分别是“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支持下,基于前期相关海底探测结果,2022年10月23日“深海勇士”号第500潜次发现的。
沉船中有哪些文物?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闫亚林介绍,其中一处有多个疑似被船舱分隔开的成堆文物,最大高度达3米多,文物以瓷器为主,散落范围达上万平方米,推测数量超过十万件。根据出水文物初步判断为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
另一处发现大量原木,尺寸相近、码放整齐,大多经过简单加工,初步研判是从海外装载货物驶往中国的古代船只,时代约为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
5月20日,“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一号沉船核心堆积区西南角布放了首个沉船水下永久测绘基点,正式开启了考古调查。
科技赋能深海考古
深海浩渺广阔,人类不断探求这一未知领域。科技保驾护航,支撑引领深海考古。
探测中运用了哪些硬核技术装备和应用?陈传绪揭秘,利用测深侧扫装备圈定沉船及散落文物的分布范围;利用水下动态三维激光扫描,叠加光学图像,完成三维扫描及摄影拼接工作,生成一号沉船核心区遗物平面分布图,也能够为将来虚拟现实把海底文物转移到数字线上提供基础数据。
针对文物现场观察和文物提取的特殊要求,陈传绪介绍,“我们将利用载人潜水器和ROV(遥控无人潜水器),配合使用研发的新型力反馈柔性机械手、潜载吹沙清理装置等,对海底文物进行无损的保护性提取,对被沉积物覆盖的关键文物进行水下清理方便考古学家进行原位观测。同时搭载4K、8K摄像,对水下文物现场进行高清拍摄,为大家呈现更高清的视觉盛筵。”
针对接下来两处沉船的深海考古,“我们将利用‘探索一号‘和’探索二号‘科考船,搭载’深海勇士‘号4500米级和’奋斗者‘号万米载人潜水器,以及“狮子鱼一号”ROV等载人无人平台装备,在沉船区开展多种探测、取样和文物提取工作。” 陈传绪说。
完善“海丝”历史链条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古代沉船的重大发现,对中国海洋史、陶瓷史、海外贸易史、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等都具有突破性的贡献。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唐炜认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的考古调查工作,对我国深海考古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次调查是首次对深海水下文物开展考古工作,考古发现对于研究晚唐五代以来南海海上航线变迁具有重要意义,填补了我国古代南海离岸航行路线的缺环,完善了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航线的历史链条。”唐炜说。
南海西北陆坡两处沉船,一处船货以外销的瓷器为主,一处船货以从海外输入的木材为主。两处沉船年代相近,相距仅十多海里。唐炜表示,这是我国首次在同一海域发现出航和回航的古代船只,充分证明了这一航线的重要性和当时繁盛的程度,有助于深入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双向流动。
保护利用水下文化遗产
海南省作为海域管辖面积最大的省份,所发现的水下文化遗产数量居全国之首。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文物局)副厅长宁虹雯介绍,在辖区范围内的岛屿、礁盘等较浅的水域,共发现水下文化遗存124处,自五代至近现代沉船遗址或遗物点皆有发现。本次新发现的2处深海沉船遗址,更是填补了我国古代南海离岸航行路线的缺环,为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航线的研究提供的实物依据。
海南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和二号沉船发现后,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南海海域水下文物安全保护工作方案》,就一号、二号沉船的保护做出总体部署,对一号、二号沉船海域的安全巡查、水下文物保护区划定等工作都作出具体安排。
宁虹雯表示,海南将全力做好深海沉船的保护与利用工作。继续履行好文物保护属地责任,继续常态化做好沉船海域的安防监控,加大现场巡查和文物犯罪打击力度,确保文物安全。划定水下文物保护区,尽快予以公布配合推进沉船的考古调查,争取在一年时间内完成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的考古调查工作。在完成考古调查的基础上,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组织编制南海深海沉船保护和利用总体方案报国家文物局核准后实施。
建设特色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平台。进一步加强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的建设,利用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出水文物来丰富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藏,在做好保护修复和研究的前提下,尽快展出,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出水文物搭建保护、研究、展示平台。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和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还将依托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现有的技术装备,围绕深海考古需求与技术进行对接,研发深海考古专用设备,共同开展深海水下考古工作,提高海南省水下考古综合能力。
(国家文物局供图)
关键词: